|
“晒足180天”,寿州天顺酱油冬日飘香! 安徽省天顺酱园发表时间:2022-08-09 14:05
酱油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调味品了 但是你知道吗 从一粒黄豆到一滴传统手工酱油 至少需要180天时间 是不是惊呆了 赶紧来看看 寿县地处北纬31度,冬夏长,春秋短,四季分明,拥有晒足180天得天独厚的气候,为“伏酱秋油”(三伏天晒酱,秋天出酱油)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。 安徽省天顺酱园,安徽省芍陂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了继承和发扬古法传统酿造工艺,在寿春镇九龙街道重新开办了天顺酱园。聘请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腾军康为技术总监,舌尖上中国制酱四十余载的丁国云为师傅,采用江淮流域的非转基因黄豆和上等小麦粉为原料,把绍兴古法酿造技艺传承到寿县天顺酱园,遵循“重麦制酱,短水放坯,天然发酵,夏伏曝晒”的技艺,古法酿制酱油。天顺酱园严格按照古法制酱技艺,制造的酱油具有“质地醇厚、黑里透红、香气浓郁、味鲜带甜、久藏不霉”的特点。 ![]() ![]() 天顺酱园起创于明末清初(1600-1644年),先是绍兴人姓司的独资经营,由手工作坊发展为酱园。由于司是外地人,常遭到本地一些无赖和土棍的欺凌。适有同乡姚某在寿县衙门当幕僚,为了借重姚的力量,支撑门户,就把姚拉拢入股,从此两家合伙。辛亥以后,又加入柏姓股东,变成三家合营。由于他们三家忠厚相处,所以百年来未发生过争议,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合作化时转为公私合营。1945年抗战胜利后,重建商会,对所属行业中户数较少的进行合并,据老人们回忆,天顺酱园在东大街中段,北过驿巷东边,现红星剧场的位置。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寿县酱品厂,1981年为县商业局直属酱品厂,原东大街东门口附近。 ![]() ![]() |